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(記者 魯暢)10月31日是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日,北京市民防局局長劉寶傑做客“2014首都民生對話”時,就北京地下空間使用的依法規範和整治、向“公益便民”功能轉變等民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回應。
      地下地上空間實行統籌管理
      和平時期提及人民防空,廣大百姓都覺得遠離日常生活,但是無論商場寫字樓的地庫、倉庫,還是位於地下的交通場站、商市場、文體娛樂等場所,都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      “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和發展,人們對地下空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,北京的人防工程以每年超過150萬平方米的建設規模在不斷增加。”劉寶傑說,中心城區的地下空間已成稀缺資源,成為各個利益群體的需求,對其違法非法使用帶來了不少安全隱患。
      據介紹,從2004年開始至今,北京先後4次開展針對地下空間的專項整治工作,不僅安全隱患、住人數量得到有效控制,管理法規、執法機制等也得到進一步完善,“下一步將再用三年時間鞏固成果,並對地上地下統籌,爭取同步規劃、同步建設、同步管理。”劉寶傑說。
      劉寶傑透露,地下空間的管理將納入城市的公共安全平臺並加強考評,為此將加大人防聯合技防的力度。比如,對人防工程內開設的文化場所里發現有人吸煙,通過物聯網技術傳輸到監管部門,值守人員可以立即通知轄區監管者到達現場。
      人防工程承擔公益便民功能
      劉寶傑說,發揮好人防工程的資源優勢,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,緩解城市發展中的各種矛盾,做到戰備效益、社會效益、經濟效益的統一。
      在北京市丰台區豐體時代小區地下空間里,有一處1400多平方米的社區活動中心,居民可以隨時免費到那裡跳舞、排練、打牌、看電影、打乒乓球……劉寶傑表示,過去很多小區地下室被非法侵占,用於其他功能,現在把地下空間更多地還給社區和街道,開闢一些宣傳教育基地、物資庫和文體活動場所,滿足老百姓的需求。
      “通過關停、轉型等措施,消除人防工程散租住人和群租,這類功能的使用被嚴令禁止,今後不但不能獲批,還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,而此前經過依法審批的地下商市場、旅社則要進行規範和嚴格管理。”劉寶傑說,目前用於公益化利用的人防工程已經占北京市在用人防工程80%以上。
      劉寶傑談到,在規劃建設方面,中關村商圈、金融街等重點發展區域、地鐵沿線及站點周邊,都結合城市規劃融入人防工程建設規劃的內容。下一步還要在新航城、未來科技城等城市基礎項目中,力爭建成一批精品人防工程。
      定期演習演練應對突發災難
      建設人防工程的初衷是用於戰爭或發生重大災害時的臨時避險場所。一旦出現災難,人防工程將充分發揮戰備效能,即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。今年9月,北京市便開展名為“京盾-2014”人民防空襲演習。
      劉寶傑說,鍛煉隊伍,檢驗裝備設施,這既是防空襲的需要,也是突發事件應急的需要,確保在履行“戰時防空、平時服務、應急支援”使命任務方面,拉得出,用得上,打得贏。
      據介紹,人防工程戰時主要用於群眾緊急掩蔽,平時可以根據不同的災害有針對性的使用。2014年北京市地方標準《人員疏散掩蔽標誌設計與設置》已經出台,推出的標誌圖形符號共有疏散標誌、掩蔽標誌、物資發放標誌等17種。
      “人員疏散掩蔽標誌設置在相關疏散掩蔽設施的入口處,導向標誌則設置在通往疏散掩蔽設施的道路或通道的道路節點上。”劉寶傑說,今年首先在海澱區湯泉逸墅和西城區新華裡社區16號院進行試點安裝。下一步,再適時推廣安裝疏散標誌。有了這些,群眾就能很快找到就近的人防工程進行掩蔽。   (原標題:北京人防工程:散租堅決清退 註重公益服務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q96zqdk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